“水稻生產第一省”
- 分類:行業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7-06-07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國務院日前發布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。這份備受矚目的土十條,將如何影響湖南農業?省農委專家稱,對照土十條,提升湖南耕地質量任重道遠。而抓住土十條的機遇,控制和改善農田環境,轉變耕地利用方式,實現藏糧于地,將加快湖南農業現代化進程。中低產田土占近七成水稻生產第一省湖南,承擔著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。長期以來,過度追求高產,農用化學品大量投入,導致全省耕地質量問題嚴重。據省土肥站調查,目前全省6202.
“水稻生產第一省”
【概要描述】國務院日前發布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。這份備受矚目的土十條,將如何影響湖南農業?省農委專家稱,對照土十條,提升湖南耕地質量任重道遠。而抓住土十條的機遇,控制和改善農田環境,轉變耕地利用方式,實現藏糧于地,將加快湖南農業現代化進程。中低產田土占近七成水稻生產第一省湖南,承擔著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。長期以來,過度追求高產,農用化學品大量投入,導致全省耕地質量問題嚴重。據省土肥站調查,目前全省6202.
- 分類:行業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7-06-07
- 訪問量:0
國務院日前發布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。這份備受矚目的土十條,將如何影響湖南農業?
省農委專家稱,對照土十條,提升湖南耕地質量任重道遠。而抓住土十條的機遇,控制和改善農田環境,轉變耕地利用方式,實現藏糧于地,將加快湖南農業現代化進程。
中低產田土占近七成
水稻生產第一省湖南,承擔著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。長期以來,過度追求高產,農用化學品大量投入,導致全省耕地質量問題嚴重。
據省土肥站調查,目前全省6202.5萬畝耕地,高產田、中產田和低產田分別占32.3%、49.6%和18.1%。這一數據顯示,湖南中低產田土占了近七成。
省土肥站站長姚正昌稱,近年來,湖南雖然采取了一些改良耕地的措施,但耕地質量下滑趨勢沒有根本扭轉。受酸雨危害等因素影響,全省耕地土壤酸化嚴重;長期只施化肥,土壤有機質得不到補充,養分嚴重失衡;加上礦毒污染、坡地開墾等人為破壞,耕地跑水、跑土、跑肥加劇。
按照土十條的目標,改善耕地質量,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,湖南面臨的任務艱巨而繁重。
多措并舉提升耕地質量
土十條對耕地提出一系列嚴格保護措施。姚正昌稱,在保護層面,湖南首先要保護優質耕地,特別是基本農田的數量;其次要保證補充耕地的數量和質量。
在保護的前提下,穩步提升耕地質量。省土肥站提出,從田、土、水、路、林、電、技、管等8個方面,建設高標準農田;對癥下藥,消除耕地土壤障礙性因素。例如,對過酸過堿的障礙土壤,采取相應技術措施調節土壤PH值。酸性土壤要合理施用石灰,中和酸性;堿性土壤則注意施用弱酸性肥料。對坡地改梯田,要大力推廣節水灌溉,如噴灌、滴灌等。
落實土十條,要提高農業生產與資源環境匹配度。省內土肥專家提出,著眼長遠,穩定糧油生產能力,不能過度追求產量,此前已有深刻教訓。今后三熟制糧食生產區、生態環境脆弱區應適當降低耕地利用強度,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,有序實施季節性休耕。
長期施用有機肥,用地與養地相結合,是中國傳統農業繁衍不衰的根本原因。姚正昌稱,湖南將從政策上大力引導農民施糞肥、種綠肥、秸稈還田,為土壤補充有機肥,用養結合提升耕地質量。
從去年起,湖南作為全國試點省,已將農業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,安排80%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,加上種糧直補、良種補貼的資金,用于耕地地力保護。
控制和改善農田環境
土十條提出,全面落實嚴格管控,改善土壤環境質量。
對湖南而言,今后要加強對農田環境的控制。省土肥專家蔣平介紹,對耕地土壤肥力、不同污染物的動態監控與預警,將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、農業結構調整、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。
近兩年,省農委已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,對農藥、肥料、種子、農膜等農業投入品,從生產、流通、使用等環節強化全程監管。這對農民生產行為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規范農業投入品的使用,將有效控制農業生產性污染的出現。
土十條專門提到,繼續在湖南長株潭地區開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。對重金屬污染的治理,首先要從源頭上減少污染;其次要通過施用石灰、土壤調理劑、深耕改土等修復技術措施,對污染的土壤進行改良。全省要退減重金屬重度污染區的水稻種植,發展棉麻、花卉等非食用農產品;調整重金屬中輕度污染區水稻種植,發展低積累品種作物和豆科牧草等培肥地力作物。
根據農業部部署,今年我省開展了部分重金屬污染土地休耕修復試點。土肥專家指出,休耕并非簡單的棄種,而是要配套相應的養地措施,才能顯見成效,達到藏糧于地目的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關聯新聞


熱烈祝賀:“2020年洛陽福格森機械裝備有限公司新產品發布會”圓滿成功

